区域农业绿色发展

首页
> 科学研究 > 研究内容 > 区域农业绿色发展
1. 平台建设的目标
       基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、水土气生环境质量、农业生产活动等多指标监测数据,结合物质循环模型与环境经济模型,定量区域农业系统物质、能量流动与循环特征,分析绿色技术模式应用效果与潜力,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,解析区域绿色技术模式应用的多目标协同效应,完善“政产学研用”五位一体区域发展模式,提出华北典型集约农区绿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。
2. 理论框架
       以县域为基本单元,围绕华北集约化农区农业绿色发展,构建“1466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模式,推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,引领华北平原农业绿色发展。“1”即构建一个“政产学研用”综合平台;“4”即聚焦绿色作物生产、绿色种养一体化、绿色产品与消费和绿色生态环境四大板块;“6”即瞄准县域农业主导与特色产业构建科技支撑体系、绿色生产标准体系、绿色产业体系、经营体系、政策支撑体系与环境监测与大数据6大体系;实施现状调研-产业规划-对策研究-落地实施-综合评价-模式总结6大步骤,推动绿色发展落地。
3. 研究思路
       以曲周县全域为研究对象,构建华北集约化农区县域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,从农业生产、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维度系统评价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,探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限制因子,评估绿色技术模式应用效果与潜力,提出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整体优化建议。
4. 工作平台和基地建设
       曲周野外台站建站48年,坚持农业一线研究和创新,平台依托长期定位试验系统观测场以及土壤、地下水和农户等区域监测网点,开展了农业绿色发展有关的系统监测和科学研究,获得了大量系统、详实的科学数据,建立了长期观测数据库,为绿色技术创新奠定了扎实基础。
       自2009年以来,在曲周县6个乡镇建立了7个科技小院,涵盖粮食、蔬菜、果树等作物以及蛋鸡为主的种养结合科技小院。研究生常驻科技小院,零距离接触“三农”,为开展基于村域、农户、农田进行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标联网观测提供了理想平台。
       依托野外台站和科技小院联网平台,强化多学科交叉创新,围绕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绿色发展科学,组织农学、农业信息、农业工程、大气科学、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联合攻关,延续改土治碱服务三农,推动农业增产和经济发展的精神及经验,创新基于“四零服务”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,持续服务华北地区农业绿色发展。